教 学 简 报
2009年第4期(总第46期)
宿州学院教务处编 2009年5月17日
本 期 目 录
一、我校召开2009年5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二、我校举办2009年度教学科研口干部培训班
三、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圆满结束
四、各系(院)教学新闻
五、它山之石
征稿:请各系(院)及时将本系(院)每个月的教学、教研、教材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给教务处,以便向全校发布。
2009年5月17日
一、 我校召开2009年5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2009年5月5日下午,我校在东校区教务处办公室召开了五月份教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务处及各系(院)领导。会议由教务处蔡之让处长主持,副院长刘宁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教务处方吉泉副处长首先通报了我校4月25、26日举行的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复赛情况,并对将于5月16日举行的决赛做了详细的布置。林永副处长通报了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情况,对5月26日将要开展的“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做了安排。蔡之让处长对我校毕业班非正常补考工作、09届毕业生成绩校对工作、下学期的排课工作提出了要求。
与会人员对相关教学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刘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一)要抓好管理及常规的教学检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多做调查研究,多了解情况,切实解决问题;各教学单位要强调规范意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要求高度重视管理目标,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二)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规定时间完成。要求严格管理,注重质量,注重材料的规范、详实和齐全;系(院)间启动互查机制;做好存档工作,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准备。(三)积极推进多证书教育。目前我校已有多个系开展了多证书教育,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良好渠道,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把考证相关课程
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教务处要摸清情况,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多证书教育,争取到今年年底每系至少开考一个证。
二、 我校举办2009年度教学科研口干部培训班
2009年4月18日上午,我校在西校区教学楼312报告厅举办了2009年度教学科研口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培训会议由副院长刘宁教授主持。
教务处蔡之让处长作了题为“创新教学管理 追求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教学质量、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管理三大主题展开。第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我校2009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已开始,它的实施主旨在于推动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建设。第二,关于高校教学评估工作,2003年至今是全面实施阶段,通过评估,强化了高校的质量意识,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了经费投入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高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普遍建立;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全方位深化;理清了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学校发展定位;重视了办学特色的凝练和培养,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新一轮评估方案我校正在展开深入研究。第三,教学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多年来,经过共同努力,我校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了较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育了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目前我校正积极创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抓手,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规范教学管理环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技处张莉处长作了题为“加强科研管理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安徽省有关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安徽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战略和相关计划、促进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加强制度学习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刘宁副院长作了题为“高校教学科研口干部应具备的意识、素质和能力”的专题报告,他指出教学科研口的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具有精细化的管理能力。无论是行政还是党务,多了解一些教学、科研的动态都是非常必要的。要完成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必须依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依靠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善于管理的各级领导干部。他强调教学科研干部应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大主流意识,做到严于律己,增强责任意识;博学多思,增强管理能力;乐于奉献,增强公仆意识;与时俱进,增强创新能力;同舟共济,增强协作精神。
刘院长还就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问题)和与会人员做了探讨和交流。
最后,刘院长指出我校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还处在爬坡奋进阶段,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会上院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徐本廉同志对新任科级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
三、 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
圆满结束
2009年5月16日,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在东校区B楼多媒体(207、209)教室、音乐体育专业教室和西校区教学楼110教室顺利举行。参加决赛的选手是从复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共19人,分文科(10人)、理科(9人)两组同时进行。
在复赛的基础上,选手们精心准备,精益求精,使得本次决赛更加激烈、更加精彩!青年教师们既注重教学形式上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注重师生的互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交流和讨论充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比赛过程中,刘宁副院长亲临比赛现场,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决赛评委们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认真听课后,对决赛的每位选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科学公正地评分。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圆满结束,本次决赛共评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7人,名单如下:
一等奖 朱 妍(文学院) 丁士杰(经管系)
孙善辉(应数系) 王 聪(化生系)
方 刚(地环系)
二等奖 王娟娟(外语系) 韩传龙(社科系)
代岚岚(音乐系) 颜红影(美术系)
陈黎黎(计科系) 张炳祥(体育系)
崔 琳(计科系)
三等奖 朱曙辉(文学院) 顾海燕(外语系)
司蓓蓓(外语系) 梁 田(美术系)
温 艳(电子系) 耿 涛(化生系)
吴孝银(计科系)
决赛为我校选拔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发挥着榜样的作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我校培养一批年轻的“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工作是我校的中心工作,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青年教师们将更加爱岗敬业,潜心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推动我校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实验室建设
按照《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4月22日下午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在西区化生楼办公室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系教职工党员参加了学习。会议由系党总支副书记赵亮主持。
会上,系党总支副书记赵亮带领大家首先学习了全省第十六次高校党建暨2009年度高教工作会议精神、宿州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谢广祥、程艺、李宏鸣、储国定等领导在省市共建宿州学院会议、校地合作共同发展项目对接会上的讲话;随后全体党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如何建设适应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实验室”为主题,讨论我系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就进一步加强实验建设,构建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队伍技术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成果;建立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重点实施“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地环系首届地理科学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
圆满结束
2009年5月9日,地环系首届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如期举行。本次毕业论文答辩共有51名毕业生参加,分为4个小组在东区地环系多媒体教室同时进行。
本次论文答辩分为陈述论文和回答评委提问等环节。评委们对参加答辩同学的毕业论文进行了认真审阅,并就其原理、方案、数据处理、论文结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提问。参加答辩的同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演示,他们思维敏捷,逻辑层次清晰,代表了我校本科毕业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是对4年学习成果的全面展示。
由于这批毕业生是我系第一届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领导、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为确保本次毕业生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系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召开了会议,系主任黄淑玲对整个答辩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实行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整个答辩过程规范严谨,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总体来看,我系此次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答辩工作责任重大。参加本次答辩的学生是我系首届毕业生,在答辩前,我系就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参加答辩的学生符合各项要求,对于达不到答辩标准的毕业生,我系安排他们延期答辩。
二、答辩工作任务量大。本次首届本科毕业生51人,论文的写作指导、评阅、答辩安排等各项任务的工作量都比较大。为了顺利完成我系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我系采取讲座、专门指导、通知等形式,从论文的选题、架构、写作乃至格式等方面,以及论文中的各项议题方面,展开了全面、细致的指导。
三、毕业论文质量较高。通过我系教师的努力和学生们的配合,我系本科学生论文整体水平和完成质量较高,学生在答辩现场的表现也令人满意。
四、答辩过程秩序井然。在答辩会举办前,我系向全体毕业生明确了答辩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标明各个答辩场。此外,我系还安排了现场服务人员,协助答辩教师完成整理相关资料、维持会场秩序、拍照、录像等工作,充分保证了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毕业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地环系2009届地理科学专业首届毕业论文答辩于当天下午17时圆满结束。从答辩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我系举办的首次论文答辩顺利而圆满,为今后的论文答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圆满完成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于5月9日顺利完成了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参加答辩的有05生物技术、07生物技术专升本和05应用化学三个本科毕业班共九十多名毕业生。
按照学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安排进度,系毕业论文检查小组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进行了前期、中期、后期检查,注重审批质量,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对学位论文进行了评阅,其中有四位同学论文没有达到答辩要求,系毕业论文检查小组给予推迟答辩。
本次答辩每位毕业生都准备了5-10分钟的课件,全系分成4个答辩小组,各小组答辩现场秩序井然,各小组专家对每位毕业生的论文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结论、格式、图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查,当场给出了相应的成绩评定。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毕业生09年考研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9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取得优异成绩,05生物技术班(含07生物技术专升本)有21人、05应用化学班有10人分别已收到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苏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考研复试通知。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孟二冬文学院2009年考研取得好成绩
近日,各高校考研复试结果陆续公布,截至目前,孟二冬文学院共有12名考生被全国各地高校录取,考研成绩喜人。
这12名同学占05级本科、07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研学生总数的39.5%,成功率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公费率更是高达83.3%,较去年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录取院校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有暨南大学等国家“211”重点院校;从录取专业分布看,涉及到文艺学、对外汉语、法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八个学科专业,专业分布面较去年更广。
从文学院今年的考研整体来看,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都值得肯定,从考取专业也反映出学生未来考研报考专业的选择余地将更大,这些考研成功的同学也必定成为以后考研学生的良好榜样。
(孟二冬文学院)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严新平 谢峻林 李志峰
(接上一期)实践教学,作为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实际,努力实现“六个”结合。即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三层次内容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相结合;本科教学资源与学科建设资源相结合;实验教师、任课教师以及研究生指导相结合;专项训练与履约培训相结合。将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可以使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以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支撑,从实践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实验与课程之间相互重复、不能衔接的弊端。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相结合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规律,从内容到目标,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积累和深化,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及掌握,积极开展课外创新活动,活跃大学生开展创新发明活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新鲜感,活化思想,激发灵感,让学生在课外创新活动中更深的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学真知。本科教学资源与学科建设资源的结合,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使资源得到共享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将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实验教师、任课教师指导与研究生辅助教学相结合,旨在加强实验教学的动手实践和创新研究之功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理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应承担一定量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课教师也要参与到理论教学中,使二者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应聘请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参与实验课或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实验等不同层面,构成专兼职结合,知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实验教学体系具有时代性、适应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基本特征。所谓时代性,即实践教学体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内容与结构,保持鲜明的时代行业特征。适应性,指在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时,要根据学校的有限资源切实可行地制定培养计划,能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先进性,则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带进课堂。系统性,要求实践教学要以整体优化的思路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脱节的现状。实验、实训、实习是学校为了达到培养目标,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加强技能操作训练,采用接近生产实际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实验一般在实验室里进行,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要求开出的题目独立动手完成。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工作现场进行,常常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达到某些教学要求,训练特定的能力。实训指在真实的环境中为达成某种目标而进行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和难题的正确意识。面向行业需求的,由实验、实训、实习三者有机结合,注重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上特性,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动态的行业发展必然促使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不同的行业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与衡量标准,任何高校都无法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要随着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修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使其熟悉、掌握本行业领域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本领。要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岗位实际,把握行业发展前沿,确立实践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为标准,在技术、设备、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体现先进性,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空间,以体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先进性。系统性,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实现优势互补。要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出发,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过程控制要做到集中和分散的组织原则与共性和个性的培养原则相结合。集中与分散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原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既重视传统实习基地的集中实习教学,又鼓励师生创造条件分散进入行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践训练,拓宽实习训练途径。所谓集中生产实习,即按照生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科技发展新动态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集中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分散生产实习则是集中生产实习的最好补充,是学生在校期间经受实践锻炼和充分表现自我能力的有力措施。分散生产实习是在集中生产实习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为目的,按照生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结合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爱好,自己选择确定生产实习内容,制订实习计划,独立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或其它问题,自己管理自己。根据学生个体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要看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坚持总体培养目标,对学生实行统一标准、坚持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具有个性才能和兴趣的部分学生的重点培养,使其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坚持以上两个原则的目的和意义是,集中实习的方式可以弥补学生分散实习内容不够全面、不够统一、不够系统的问题,可以丰富生产实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确保生产实习教学内容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在分散实习过程中可以针对少数和个别岗位深化实习内容,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自主学习空间增大,学生由被动式实习转变为主动式实习,也增强了对生产实习的责任感和兴趣。通过广泛接触工程实际,可促使学生带着生产实习中碰到的实际工程问题,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收集查阅有关技术的参考资料,或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虚心请教,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都得到培养提高。在面向全体、坚持共性的基础上,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注重学生个体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将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信息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网上开放实验项目的预约和前期准备工作,可解决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大学实验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验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使实验教学更直观与具体化。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只能面对教科书较抽象的文字和图表;课堂操作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按照操作提示完成测试;在写实验报告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描绘图表和计算结果,采用信息技术后可避免这些问题。在实验教学中用网络推进效果教学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实验教学更有效率。利用互联网资源,使用仿真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可以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可以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接受教师的网上个别辅导,参与实验相关问题的讨论,收集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外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方,利用网络实验平台,进行与实验有关的活动。总之,信息技术把实验设备、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和学生的思考、操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克服了实验教学长期受到课堂、课时限制的困扰,使实验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也有利于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有效监控,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231。)
● 2009年4月18日,我校举办2009年度教学科研口干部培训班。
● 2009年4月21日,我校2009年上半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工作开始。
● 2009年月4日21日,我校2009年上半年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报名工作开始。
● 2009年4月25、26日,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复赛顺利举行。
● 2009年5月5日,我校召开五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 2009年5月7日,我校2009年上半年计算机水平考试开始报名。
● 2009年5月9日,我校2009年上半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正式开始。
● 2009年5月14日,我校开展新版教务管理系统的第二轮培训。
● 2009年5月16日,我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顺利举行。
主编: 方吉泉 林永 主审:蔡之让
编委: 李金莲 蔡若愚 张持堂 蒋林梅 唐伟元 余晓永
简 讯
它山之石
各系(院)教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