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报
2011年第5期(总第65期)
教 学 简 报
宿州学院教务处编 2011年6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一、我校召开六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二、我校赴苏南三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考察调研拓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思路
三、我校召开教学部门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四、我校深入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五、我校参加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培训会
六、教学新闻
七、它山之石
征稿:请各教学单位及时将每个月的教学、教研、教材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给教务处,以便向全校发布。
2011年6月30日
一、我校召开六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2011年5月31日下午,我校在东区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六月份教学工作会议。教务处、招就办、人事处、评建办以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副校长张莉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教务处蔡之让处长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方吉泉对期末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教学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工作进行了安排。他要求各院(部)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期末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务处发[2011]11号)文件精神认真完成期末各项教学工作,另外要抓紧时间再次核实是否本单位所有课程的相关数据已录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以确保教学质量网上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蔡处长强调,我校本科评估工作即将开始,各院(部)要高度重视常规教学检查,切实将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要将检查与评估结合起来,希望通过检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切实达到以查促建的目的。另外我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即将开始,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工作日程进行。
会上招生就业处王卫林处长就2011年专升本新生报到工作及2011年招生宣传工作进行了安排。人事处杨钰侠处长对“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工作进行了布置,她要求各院(部)负责人尽快将反馈意见在星期五前反馈到人事处。
在听取了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张莉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她强调指出:第一,各教学单位要认真做好期末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工作,确保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第二,继续做好迎评促建工作,让教学检查切实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二、我校赴苏南三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考察调研 拓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思路
春末夏初,万紫千红。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奋力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入开展我校“大力推进‘四创’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5月26日至27日,副校长张莉教授带领各二级学院、教务处、科技处、评建与督导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20人对苏南地区的金陵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三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等多个专题。
苏南地区地处我国长三角经济区,企业众多、经济发达,地方高校普遍具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校地校企合作的实际经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显著。我校考察的三所高校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5月26日,我校考察团来到金陵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冯年华副院长介绍了该校“立足南京,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实施南京战略、科技战略、资源战略、质量战略等四大战略的办学理念,并详细介绍了在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带领我校考察团参观了金陵科技学院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随后我校考察团与该校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对口交流。
5月27日上午,我校考察团到达常熟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的前身是苏州师范专科学院,学校发展背景与我校有相同之处。常熟理工学院朱林生副院长向我校考察人员介绍了该校在“坚持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以及开展多种模式的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的宝贵经验,详细介绍了现有包括江苏首家IBM-ETP实训中心、江苏首家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江苏首家光伏科技学院等校企(地)合作教育项目,并组织相关基地负责人与考察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通过听取介绍和考察交流,常熟理工学院在深度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学校转型,加强内涵建设等方面给考察团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月27日下午,我校考察团考察了常州工学院。坐落在历史名城常州的常州工学院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 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以科研促教学,建有光机电一体化、模具、数控、动画、软件开发和设计等十多个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校企科研机构,创建了集研发、生产、学生实践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园。该校副院长李江蛟、副院长陈志伟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在紧密结合省、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的特点,进行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胆探索和实践体现“零距离”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并安排对口单位与我校考察人员单独交流。
满载着收获的喜悦,也带着对做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考察团结束了对苏南三校的考察调研。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根据兄弟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乘当前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大力推进‘四创’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东风,按照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拓展思路,大胆创新和提高,认真扎实完成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的各项任务。
三、我校召开教学部门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2011年5月31日,我校在东区行政楼会议室召开教学部门负责人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校长陈国龙,教务处、评建办及各院(部)负责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副校长张莉主持。
各院(部)负责人汇报了本单位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情况,并按照“四创”工程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如何创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如何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如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今后本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张莉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各教学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她指出,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机遇,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边讨论边实践,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再通过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考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实施。教务处要将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校层面的办学措施和总结,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
陈国龙校长就下一阶段工作重心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明确一项任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我们要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二是深化一项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法。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应用型”对教育理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三是加强一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对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人才“引”“培”并重。同时我们要创造更好的环境稳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着力提高职工待遇,做到感情、事业和待遇留人。四是做好一项工程:“四创工程”。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面的认识问题,我们要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把“四创工程”开展好,创出特色,增强实力,提高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与会人员学习了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王明方在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皖南医学院调研时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讲话精神。
四、我校深入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为扎实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宿州学院关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意见》(院教字〔2007〕38号)等文件精神和本学期行事历安排,我校于6月1日开展了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实地考察了十三个教学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检查常规教学管理情况。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务处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期中教学检查方案,强调检查要求,突出检查重点,排定检查顺序,负责具体组织事宜。各二级学院(部)高度重视教学材料的检查工作,认真组织安排,在检查前开展了常规性的全面教学检查,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做到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规范有序。
本次教学检查涵盖面广,包括:各二级学院(部)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材料;各二级学院(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材料;同时核查本学期课表录入新版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项目细化,具体有: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教学单位工作计划及总结;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运行情况、教学秩序管理(师生遵守纪律情况、教学基本条件保障情况)、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课堂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表、听课情况、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考试材料、考试档案管理(试卷质量监控、成绩评定情况、试卷装订情况、考试档案管理)等。2.各二级学院(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运行至今的教学工作材料。包括:教学单位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过程管理、课堂教学材料等。检查更加突出重点,着重检查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的考试档案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堂教学质量情况。
检查采取实地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注重抽查原始教学材料。四个检查组与教务处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到每一个教学单位开展检查工作,落实上述各项检查内容。
教学检查结果表明,各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情况良好,课堂和实践教学均能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一,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检查的具体材料表明:各教学单位均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学期运行表、课表,广大教师能按大纲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学运行管理周记》填写详细,教师调补课手续齐全。教学秩序正常,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师生能严格遵守纪律,教学基本条件保障良好,常规检查记录具体、详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正常开展,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到位。第二,教学管理总体水平不断上升。本次教学检查旨在了解各二级学院(部)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情况,共同探讨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促进各二级学院(部)形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导向的有效管理机制。检查情况表明,各二级学院(部)基于本单位的专业特点,形成了一整套明确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有序,效果明显。特别是加强了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教研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例如:二级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分析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每学期开展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工作等,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二级学院(部)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健全了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网络,真正落实“两级管理,重心在院”的管理体制。第三,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教学工作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广大教师能够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主动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育人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空间很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继续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四,检查注重实效,严格反馈与改进机制。通过教学检查既看到了我校在教学工作上所取得的较好成绩,但也发现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各检查组组长将在近期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专项通报教学检查情况,各二级学院(部)将针对检查组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认真整改,落实到位,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学校将于期末进行专项复查,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我校参加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培训会
6月7日至9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培训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全国50所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会。我校副校长张莉率教务处处长蔡之让、评建与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唐爱华和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与学习。
会议期间,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副处长马杰、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王战军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工作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为评估工作服务的重要意义。数据库开发课题组专家李晓梅、许晓东先后对数据库指标内涵和数据库系统采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合肥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的领导介绍了数据采集工作经验。与会人员学习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填报表格》、《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数据项内涵说明》、《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用户手册》等材料并分组研讨,最后上机操作,演练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我校近日将启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到经管学院督导教学管理工作
2011年6月2日,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经管学院的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督导。上午,校督导委员会委员集中听了经管学院刘红军、徐公伟、肖良、张勇等4名教师的课,并查阅了他们的教案、教材、教学进度表等相关教学材料。下午在经管学院会议室召开了督导意见反馈会,参加会议的有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评建与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唐爱华、经管学院党政领导和部分教师。
教学督导会委员对经管学院4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一一点评。督导委员一致认为这4位教师专业素养高,备课充分,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具有逻辑性、启发性、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师生交流,重点难点突出。督导委员们还从多教学语言、节奏把握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点拨。随后,经管学院院长张英彦、党总支书记徐公伟分别对本学院的教学管理、教师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张英彦专门介绍了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情况以及自己在该所大学学习的经历、收获和体会。
督导委员会对经管学院取得的各项成绩充分肯定,认为其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实验实训工作落到实处,团学工作有创新,目标管理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同时希望经管学院能够对照新建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开拓创新,把学院建设得更好。
(经济管理学院)
我校传达贯彻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6月7日下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在东区图书馆孟二冬接待室举行第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蔡红副校长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蔡红副校长传达了“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推进会”会议精神。着重介绍了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在本次大会上对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三点意见,以及程艺厅长对我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总的要求。蔡红特别强调,当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并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以建设标准为指导,以建设工程为抓手,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水平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进我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目标。把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最后,蔡红副校长就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形势政策课建设、手拉手共建工程等五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思政部主任周涛表示要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会议学习传达了《关于学习王明方在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皖南医学院调研时的讲话要点的通知》的精神,并就思政部未来办学思路和各位老师展开了充分讨论,从而理清了思路,统一了认识,为思政部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我校学生荣获第七届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本科组冠军
6月20—21日,由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在黄山学院隆重举行。我校在众多院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唯一代表安徽省参加8月初在北京用友软件园举行的全国ERP沙盘总决赛的代表队。
教务处、经济管理学院对这次比赛高度重视。在之前的近两个月的培训过程中,教务处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多次询问有关情况。经管学院领导更是从学生组队、训练场地安排、网络使用等多方面给以具体指导,多次到实验室看望学生。由经济管理学院吕国权、李伶、王悦、朱胜、马桂全组成的代表队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比赛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全面谋划、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代表队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的精神风貌,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加本次比赛的有宿州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程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11个高校代表队。
(经济管理学院)
“四创”引领工作 “应用”引向深入
——教务处召开思想大讨论阶段总结研讨会
6月2日下午,教务处在东区实验楼一楼办公室,召开了全体人员教育思想大讨论阶段总结研讨会。蔡之让处长主持了会议。
与会人员对近一个时期以来,全校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展开了气氛热烈地研讨,大家谈学习、谈认识、谈体会,并分别联系自身的实际工作找差距、提问题、想办法。
方吉泉副处长围绕加强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提高优质高效的教务管理这一话题,认为教务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增强自身的主动意识,积极深入教学单位,以有效的检查帮助教学单位促建、促改、促评。宋启祥副处长分别就教学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问题谈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只有从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改变实习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相脱节的状况等方面入手才能实现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在师资建设上,他认为学校应鼓励专任教师下生产实践一线;对学校退休教师资源再开发并加大校外专家、工程人员的引进力度。
其他与会人员分别就思政课教学;教学质量监控;考试管理改进;文科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创新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的办法。
蔡之让处长做会议总结,他指出,教务处通过这一阶段对思想大讨论的理论学习,提高了以人为本,分工合作的思想认识;开阔了教学管理特色化的工作视野;树立了教学管理是规范—质量—改革—创新—特色这一主题;坚定了争创高效优质教学管理的事业信心。他特别指出,虽然在全校大发展的过程中教务管理环节多、事务杂、任务重、责任大,但教学管理服务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向要明确;教学管理维护全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职责要维护;教学管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标准要保障。针对教学管理中存在提高质量、改革发展等多方面的难点,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1、完善规章制度,靠制度保障管理;2、做好计划,用计划引领工作;3、分级部署,把责任落实到人;4、多靠二级学院(部),把教学管理前移到教学一线。
最后,蔡之让处长号召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继续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把握“规范中勇于改革;改革中寻求创新;创新中找准特色”的主题,为在“四创”工程中,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做出教务处应有的贡献!
(教务处)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高等教育思想和大学职能的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极其重要的新任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现在普遍认同大学具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深远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保存、研究和传播知识与科技的高地,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既是大学基于自身性质所应担当的天然使命,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坚守自身的使命,守护大学的精神,自觉抵制浮躁、急功近利和各种诱惑,努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崇尚学术,涵养学术勇气和文气,乐于知识创新,勇于思想创新,敢于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在创新和服务中以其先进思想和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永远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我国高校在“走出去”过程中,从文化交流上应当坚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主导权,保持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近年来,韩剧、日本动漫、美国大片风靡世界,而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现在还缺乏与他们抗衡的核心产品。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式微,而新的文化自信尚未建立。软实力的核心是民族精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最核心的就是要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树立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生产力发展的时代,都需要文化创新来激荡和引领。大学作为创造并培育新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要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强大的知识贡献,更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只有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大学才能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年05月02日)
简 讯
● 2011年5月26日至27日,我校赴苏南三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考察调研,拓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思路
● 2011年5月31日,我校召开六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 2011年5月31日,我校召开教学部门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 2011年6月1日,我校深入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 2011年6月7日,我校传达贯彻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 2011年6月7日至9日,我校参加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培训会。
● 2011年6月13日,我校召开第一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2011年6月14日,我校召开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2011年6月15日,我校召开全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员培训会议。
● 2011年6月16日,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领导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 2011年6月17日,我校参加第三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对接会。
● 2011年6月18日,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利进行。
● 2011年6月21日,宿州学院201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 2011年6月22日,我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 。
主编: 方吉泉 宋启祥 主审:蔡之让
编委: 李金莲 蔡若愚 张持堂 蒋林梅 唐伟元 余晓永
它 山 之 石
教 学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