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报
2011年第6期(总第66期)
教 学 简 报
宿州学院教务处编 2011年9月19日
本 期 目 录
一、宿州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二、我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三、我校顺利实施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四、新学期上课第一天: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检查
五、我校开展2011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
六、我校开展新学期教学检查工作
七、教学新闻
八、它山之石
征稿:请各教学单位及时将每个月的教学、教研、教材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给教务处,以便向全校发布。
2011年9月19日
一、宿州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工作思路:认真落实“推进四创工程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成果,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入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一)以“引领示范”为目标,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1.认真学习《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1〕66号)精神,完成2011年特色专业、示范实习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2.按照质量工程建设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对已经立项建设的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开展检查,以此促进各项质量工程项目上水平、见实效,特别是注意推广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果,争取在全省应用型高校中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以建立我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契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
3. 顺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重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活动、教学档案材料和教学管理行为。
4. 认真做好“三期”教学检查,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员制度,重点加强监控结果的反馈与处理,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5.认真组织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CET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普通话水平考试等各项考试工作。
6.按教育部和教育厅的要求,做好学籍、学位电子注册,做好学籍异动动态更新。认真细致地完成2011级新生入校资格审查工作。
7.认真细致完成2012届毕业生信息采集、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的高度准确性。
8.抓好日常教材管理、选用和征订工作。
9.加强对2008级本科毕业生的考研指导,为本科毕业生考研提供服务;抓好2009级专科生专升本考试的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辅导工作。
(三)以落实“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成果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0.将“推进四创工程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出台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1)围绕“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的要求,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工程教育。(2)成立校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3)从2010级本科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4) 继续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与覆盖面,继续进行双学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双学士学位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11.以国家、省、校级特色(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围绕专业建设的几大要素,如专业基础条件、师资队伍、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不断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支持各二级学院办出特色和水平。
(四)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
12.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各类教学竞赛活动。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突出学术性,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竞赛项目,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3.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推手,推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建设集合作研发、教师进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就业等于一体的基地。
实施 “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第二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认真组织初赛和学校复赛,选拔高水平的学生代表参加省级比赛。
14.稳步推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作品多样化等方面试点。积极倡导和鼓励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提出课题,联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凡学生到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论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的,将在经费支持方面予以倾斜。
15.积极调研,做好2012届师范类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准备工作,协助有关教学单位做好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实训、顶岗实习准备工作。
16.举行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研究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方法与手段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7.加快普通话机测室建设,加强测试员队伍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二、我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初秋之际,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8月23日上午,我校在西校区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教务处负责人,评建办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等。副校长张莉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教务处蔡之让处长主持。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方吉泉首先就新学期开学教学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做了安排,并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精神,落实参赛的相关事宜。宋启祥副处长就开学前教材的发放工作做了布置。蔡之让处长介绍了《宿州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强调要认真落实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成果,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要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他还同与会人员一起讨论了关于课程重修及重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的草案。
与会人员就以上重点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在听取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对新学期开学工作的详细布置后,张莉副校长在总结暑假期间我校教学方面的几项重点工作基础上,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认真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及学期初的教学检查工作。各二级学院(部)要适时召开开学前全体教师会议,落实教师、教材、教室、课表等相关事宜,确保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同时要实现课表的网上查询功能,做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教务处与评建办及教学督导部门联合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第二,本学期继续落实“推进四创工程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理论成果,深化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举措包括:1、启动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在一些工程性、应用性强的专业中进行试点,创新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建设集合作研发、教师进修、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就业等于一体的基地。同时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2、成立校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探索应用型高校应用型教师今后的评判标准、职称标准,教师培训和应用型教师在教学中的改革等。3、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作品多样化等方面试点。积极倡导和鼓励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提出课题,联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学校将在政策上积极引导。4、继续推进双学位教育,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健全双学士学位教学运行管理机制。5、根据我校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从2010级本科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各二级学院要认真贯彻执行。6、大力推进大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三,结合我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立,继续规范我校的教学活动、教学档案材料和教学管理行为,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做好准备。第四,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做好新学期的迎新工作。
三、我校顺利实施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7月皖北大地骄阳似火、艳阳高照。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教务处和相关学院及后勤总公司的通力合作,我校今年首次实行的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如火如荼的开展,全校12个学院共开设了“酶工程”、“精细化学品合成以及化工分离技术”、“书画装裱”、“营销与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及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各类科技竞赛辅导培训等20多门实践实训课程。目前已顺利完成机械与电子学院的学生到安徽科技学院实习、化学与生命学院的学生到合肥学院实习、蚌埠学院的学生来我校进行“化工原理以及化工工艺”的实训任务。
今年暑期正值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头一年。“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14所成员高校在2011年启动的一个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是利用7-8月暑假期间的小学期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专业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和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 、 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习等为主要内容,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需求。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同意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批复》(皖教秘高〔2011〕27号)精神,我校及时启动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工作,制订并印发《宿州学院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办法》,并专门召开了“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工作协调会”保证首次小学期制教学顺利实施。
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无疑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统一组织安排下,14所成员高校之间相互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将各自的实践教学平台资源共享。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实施,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联盟高校间搭建了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
四、新学期上课第一天: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 调研、检查
秋风送爽,新学期如期而至。随着上课铃的响起,宿州学院各教室里,同学们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与此同时,校党委书记桂和荣教授、校长陈国龙教授等校领导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各二级学院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办公室、课堂检查和调研,查看各二级学院(部)新学期开学工作、开学第一天课堂教学情况。
校领导对各二级学院新学期学生的到课情况、教师上课情况、教学运行秩序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认真听取了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关于新学期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报告。从检查情况看,各院(部)教学组织到位。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准备较好,各二级学院开学工作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情况良好,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精神饱满,展现出新学期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开学前,8月23日学校召开了开学前教学工作会议,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了部署;各个院(部)也召开会议,要求教师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课;各职能部门也早谋划、早安排,切实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确保师生教学、生活秩序正常。
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校领导对各二级学院(部)的开学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在新学期认真工作,扎实进取,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我校开展2011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
9月1日,我校2011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在东区教学楼B106教室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蔡红、宣传部部长段建国、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卫林、团委副书记刘文波、学生处副处长陈燕秋出席培训班。我校2011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5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学生处副处长陈燕秋主持。
会上,蔡红副校长首先指出举办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旨在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做好2011级新生教育管理工作。蔡红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特殊群体帮扶、就业指导、安全稳定是我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广大辅导员、班主任明确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牢记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提高自身素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
宣传部部长段建国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专题报告;招就处处长王卫林对我校招生就业相关工作进行了辅导,并希望广大辅导员、班主任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和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团委副书记刘文波就辅导员、班主任如何参与共青团工作作了专题报告;学生处陈艳老师对2011年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办理程序作了详细介绍。学生处副处长陈燕秋作最后总结,并具体布置了近期迎新工作。
会议结束后,广大辅导员、班主任表示要本着“以人为本,学生工作无小事”的态度,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按照培训班会议精神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六、我校开展新学期教学检查工作
为了保障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9月8日上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全体委员、评建与教学督导办公室全体人员、教务处全体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五个检查组对东、西校区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本次重点检查新生班级师生的准时到课情况、老生班级学生的到课听课情况、教学区域卫生情况等。此次检查得到了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和教务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从抽查到的57个班级来看,所有任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精神饱满,教学认真,教学态度端正,无一人缺课或调课;班级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总体很好;教室内外干净整洁;多媒体设备运行正常。值得表扬的是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被抽查到的班级学生到课率均为100%。具体检查情况将在全校教学工作例会和《评建与教学督导简报》上通报。
检查结束后,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深入新生班级随机听课。
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暑期“小学期”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展顺利
2011年是我校与华西希望集团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的第二个年头。7月初,我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电子商务和投资理财专业30名学生赴宿州万千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小学期”顶岗实习。
近年来,经管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四创工程”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创新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努力为社会培养符合高素质、强技能人才。本次实习在总结去年实习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分为素质拓展、一带一培训、个人营销、市场开发四个阶段,在促进学生将理论实施体系向实践行为体系转化的工作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8月,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公伟、团总支书记贾彦峰、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邓琪一行先后前往褚兰、砀山、泗县三地,看望在那里顶岗实习的学生。
座谈中,同学们畅谈到企业实习的感悟,充分肯定第六学期末顶岗实习的必要性,认为这对于完成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平稳过渡,在大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领悟到了为什么说“做好事之前先做好人”,更切身感受到市场工作中“嘴勤、腿勤”的必要性,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辛苦和压力。纷纷表示在在未来的时间里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工作中,为将来的发展积聚经验,为宿州学院争光。
徐公伟书记一行在各实习基地考察了实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同学们的住宿、饮食、交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在实习基地看望了顶岗实习的学生,并召开座谈会,询问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实习的感受以及对于实习活动的建议等。
徐公伟对于各专业学生的精神面貌、工作表现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大家“调整心态、敢于吃苦”,在实践中增强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实习中体会理论如何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的道理,在企业老员工身上学会沟通的技巧,在基地经理身上学会企业管理的方式。抓住实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基地对我校实习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希望今后能在更多方面与宿州学院开展广泛和深层次的合作,希望宿州学院为他们输送更多的学生。
(经济管理学院)
我校喜获首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团体三等奖
8月24日~2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国内多所高校协办的"TI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决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经过激烈的初赛后,来自全国150多所知名高校的2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45支参赛队伍在决赛中角逐。在校、院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基于CC2530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荣获团体三等奖。
我校的参赛作品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给评委、领队老师、参赛选手、观摩嘉宾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对作品进行了点评,对该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给予肯定。他对于我校作为为数不多的二本院校能够进入决赛予以鼓励。
今年暑期正值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头一年,本次比赛作品的制作过程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小学期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比赛的获奖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推动作用。
(信息工程学院)
我校召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研讨会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建设,不断提升我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9月16日上午,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研讨会在东区管理工程学院办公室举行,教务处长蔡之让、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吴玲、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招生就业处王卫林处长主持。
吴玲、周家华老师首先介绍了我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的背景及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情况,王卫林从我校毕业生实际状况、就业压力、形势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加强这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006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工程学院、教务处、招就处、各二级学院等共同努力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在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下一阶段,招生就业处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我校实际,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支持与管理力度,与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一起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门课程建设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课程。蔡之让对如何强化特色、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加强教学检查、教学督导、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与会人员还就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考核内容与形式、创业能力培养等主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余晓宏的课堂教学。本次研讨会成果颇丰,为我校就业指导课程进一步建设指引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管理工程学院)
扬帆启航正其时
——记深入推进中的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年8月22日 )
2011年7月,我校顺利实施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简 讯
●
● 2011年7月2日至10日,宿州学院支教团赴六安金寨开展支教活动。
● 2011年7月20日,我校荣获“宿州市科协系统‘5612’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2011年8月11日,滁州学院领导来我校考察交流。
● 2011年8月23日,我校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 2011年8月29日,新学期上课第一天: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检查。
● 2011年9月1日,我校开展2011级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
● 2011年9月5日,我校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 2011年9月8日,我校开展新学期教学检查工作。
● 2011年9月13日,我校2011年下半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报名。
● 2011年9月13日,我校201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报名开始。
●2011年9月17日,我校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复赛顺利举行。
主编: 方吉泉 宋启祥 主审:蔡之让
编委: 李金莲 蔡若愚 张持堂 蒋林梅 唐伟元 余晓永
29所高校的92个学科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首批立项,覆盖全省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
启动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2010年引进高端人才20名,今年计划增至50名,其中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应聘出任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所长;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规范改制为民办高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等分别从母体学校迁往市、县独立规范办学……
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江苏致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
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同年10月,江苏正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综合改革有效促进了江苏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各高校以改革促进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浓郁的试点改革氛围已然形成。”
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改革
早在研究制定全省教育规划纲要时,江苏就已开始酝酿规划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后,江苏迅速行动,2010年11月召开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议,部署包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内的各项教育改革工作;今年5月,又召开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全面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江苏选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重点,是因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它的成功推进,不仅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行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将对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导向。通过综合改革,可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教育发展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沈健这样介绍江苏的改革构想。
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曹卫星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编制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的负责人。
《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出台了,内容包括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等10个方面的内容。沈健表示:“在设计这些改革内容的时候,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知识创新和贡献行业、地区为重任,以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为重要路径之一,我们注意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统筹协调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统筹协调区域教育改革,统筹协调高教内部各项改革。”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步骤确定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稳步推进。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5所高校成为综合试点高校,围绕改革任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另外,每个子项目也确定了一批试点高校,开展单项改革试点。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逐一与试点高校签订了责任书。
落实行动,各项改革举措顺利启航
加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是江苏最早落实的一项改革发展举措。2010年9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实施方案。同年10月25日,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动员大会,曹卫星郑重宣布:第一期,省财政连续6年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并根据工程实施绩效逐步增加。
2011年2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首批92个立项学科确定。“一期项目包括部省属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位于前列的学科,与江苏省新能源、新材料等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这一工程,可以全面提升江苏高等教育水平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杨晓江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规范办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等分别从母体学校迁出,到市、县独立办学。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国家有关要求,而且优化了江苏高等教育布局,吸引了市、县政府和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江苏还加快与国际一流大学及其优势学科合作的步伐,省教育厅积极支持东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苏州合作举办国际研究院,支持昆山市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申办昆山杜克大学,支持西交利物浦大学启动研究生层次教育。江苏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河海大学,与国家气象局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交通部共建南通大学,与中残联共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今年7月,共建名单上又增新内容,江苏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
据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子敏介绍,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5所高校同处南京仙林大学城,由这几所学校组成的“区域高校联盟”正在积极筹备中,今后5所学校将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联合申报专业、联合培养学生。
在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试点先行,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
夏日炎炎,沿着苏州城有名的十梓街向东走到尽头,苏州大学本部天赐庄校区赫然就在眼前,门口的教堂和博习医院旧址,历史沧桑感十足。这里的两栋研究生宿舍楼正在紧张装修施工。该校党委书记王卓君说,从新学期开始,这里将被命名为“敬文书院”,接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
王卓君说,“书院制”属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将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书院,主要进行专业教学计划以外的通识教育、素质培养等;另一部分在其专业所属的学院(部)里进行,学习专业知识。”
在南京师范大学采访,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该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该校2009年就初步完成了聘用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5个等级。“这一改革去年纳入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范畴,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该校校长宋永忠介绍说,眼下学校正在岗位分级管理的基础上筹划进一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在南京工业大学,记者见到陈新民的时候,这位教务处副处长兼高教研究与评估所所长刚刚出差回来。“对以工科为主的南工大来说,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一直是个难题。”陈新民说,改革试点之后,一个新的方案被提上了日程,将同一专业课程精心划分为“120个学分”“80个学分”“60个学分”等模块,学生自主选择搭配,只要修满120个专业学分即可毕业。“比如选择化工专业80个学分的模块,加上自动化专业40个学分的模块,这样的学生兼修化工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有可能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的能力。”陈新民说。
“我们深切感受到,各高校以改革促进发展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各级政府对教育更加重视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对教育更加支持了。”谈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沈健欣慰地说,“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和特色化的办学道路,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力争把江苏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
它 山 之 石
教 学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