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报
2011年第9期(总第69期)
教 学 简 报
宿州学院教务处编 2011年12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一、 我校召开十一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二、桂和荣书记到教学一线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三进”情况
三、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来我校考察交流
四、张莉副校长带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大学教育论坛”
五、我校召开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
六、我校召开推进工程教育培养研讨会
七、教学新闻
八、它山之石
征稿:请各教学单位及时将每个月的教学、教研、教材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给教务处,以便向全校发布。
2011年12月30日
一、 我校召开十一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2011年11月30日下午,我校在东校区逸夫楼二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十一月份教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教务处、评建办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副校长张莉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教务处蔡之让处长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对本学期教学口的三项校级检查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第一项检查工作是11月2日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按照教务处发[2011]27号文件的要求,四个检查组组长孟方、宁群、王华、徐公伟分别针对本组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分类总结与汇报。本学期教学总体情况较好,教学计划执行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院(部)管理特色鲜明,有效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教学材料归档规范齐全。检查中也发现有个别问题的存在,教务处将对通报内容进行集中反馈,相关单位应限期整改,并做好复查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宋启祥通报了我校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归档情况及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检查情况、实践教学检查情况。检查结果表明,各二级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后期资料归档完整、规范,论文质量符合学校要求。2012届前期工作计划详细具体,组织有序,管理严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用性选题比例普遍增高,符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检查工作得到了校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对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作安排、2010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学分执行情况、2010年1000万采购设备的使用情况、2011年1000万采购设备的到位情况以及中央财政支持经费采购设备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实践教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和管理,实验教学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实习、实训方面:各二级学院均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指导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比例≥50%,实习生师比≤20:1;近年来随着我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力推进,指导教师中具有双师证书的比例不断提高;多数学院建立了与专业对口的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制订了较完善的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制度,有力保障了实习实训效果。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总体情况良好。
教务处方吉泉副处长首先对二级学院与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反馈信息做了详细通报,总体情况表明:各二级学院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备课认真;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讲授思路清晰,技能实践课程操作熟练;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上注重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效果较好。另外,在教学条件上需要进一步为考研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会上,方处长还对我校期末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工作做了专项布置,要求各二级学院(部)按照教务处发[2011]36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期末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网上评教工作、考试工作以及下学期课程表编排工作,确保教学工作规范运行和有序衔接。
蔡之让处长针对以上各项工作做了强调,并提出建议。本学期临近期末,各二级学院(部)要认真做好学期结束前各项工作,强化教学管理,端正考风考纪,严格考试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考试氛围。他还对下学期的教材征订工作做了布置,并对公选课的开设做了要求,建议各二级学院积极推进工程教育,工科专业可在公选课的开设中以项目为依托,精心设计工程教育课程模块,诸如栽培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
评建办主任唐爱华通报了第十三周教学巡视情况,总体良好,教师按时到岗上课,学生到课率较高,教学设备运行正常,教学秩序良好,教室卫生较为清洁,各二级学院(部)领导均在岗值班。她还对各二级学院(部)上报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有关指标的审核工作做了布置。
与会人员就会议重点内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在听取教务处、评建办对近期教学检查工作的反馈、对十二月份教学工作以及与下学期承接工作的布置后,张莉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她强调指出:第一,健全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较健全,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完善“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校领导、各二级学院院长、教研室主任是各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校领导听课制度,二级学院院长听课以及教师互听互评制度;坚持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落实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以及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专项检查工作,加强教学巡视工作;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评估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系统。第二,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进工程教育。上周我校召开了相关工科专业推进工程教育的研讨会,希望相关工科专业按照教务处的安排,把加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的进度安排不断向前推进。沿着桂书记在研讨会上提出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加强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可先在工科学院的卓越工程师专业进行试点,再以项目形式逐步向全校文科学生推进。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学分、公选课等途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工程教育项目模块,积极往前推进。第三,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学材料的建设。在教学材料归档工作中,制订各二级学院(部)的教学考核标准;针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点,制订各二级学院(部)教学材料规范目录,积极准备,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她还对我校明年第二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的提案征集、东校区规划方案等重点工作做了通报。
二、桂和荣书记到教学一线了解十七届六中 全会精神“三进”情况
11月15日上午,桂和荣书记深入到教学一线听思想政治理论课,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情况。桂书记在西区306教室听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丁虎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桂书记认真地在听课记录本上作了记录。课后,桂书记与丁虎老师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对丁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上好这门课有一定难度,并分析原因,同时对丁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堂听课是校领导了解课堂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从上学期以来,桂书记几乎听了全校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并勉励大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这一方面表明桂书记对思政教师的关心和寄予殷切希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示感谢校领导给予思政教师工作的大力支持,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爱岗敬业,为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迈上一个新台阶,做出更大贡献。
三、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来我校考察交流
11月18日,江苏省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一行16人在该校教务处副处长刘延陵的带领下来我校调研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我校评建与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唐爱华、教务处副处长方吉泉、副处长宋启祥、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等参加座谈会。
唐爱华对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整体情况。方吉泉从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围绕学校“四个层面”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细化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坚持进行信息分析、反馈与调控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作详细介绍。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陈浩介绍了我校教学督导的职责范围和开展工作情况。宋启祥从依托地方经济,准确自我定位、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外结合,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校地合作,政府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规章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等五个方面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作了介绍。
刘延陵副处长介绍了宿迁学院有关情况。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倪建平介绍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双方还就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交流会后,宿迁学院督导组专家参观了校园和孟二冬纪念馆。
四、张莉副校长带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大学教育论坛”
第四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于11月19日在合肥举行。本届论坛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与安徽省教育厅共同主办,安徽大学承办。论坛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中心,重点研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三个专题。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育部有关司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共900余人参加论坛。
会上,谢广祥代表安徽省政府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做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探索与渴望”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做题为“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报告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陈启元做题为“高等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等八场报告,组织开展了三个分会场的关于“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专题报告。
我校认真组织人员参加此次论坛研讨工作,张莉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和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大会期间,我校参会人员认真听取高教司、省厅领导及其他高校领导和专家所做的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全程参与分会场研讨,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五、我校召开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
11月23日,我校在东校区逸夫楼二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本学期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副校长张莉,教务处、评建办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蔡之让主持会议。
蔡之让宣读了聘任孙冰清等十二位同学为宿州学院2011-2012学年度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决定,张莉副校长为学生教学信息员颁发聘书。
学生教学信息员从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学生学风状况、教学条件等方面反馈近期教学和教学管理信息。信息员对我校教学工作整体运行状况表示满意。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授课内容充实,能吸收该学科的新成果;积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参与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理论课、技能课、实验实训课等均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风方面,总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学生积极追求进步,勤奋踏实地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关注职业发展,勇于参加实践锻炼,发展多种能力;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方面,学校贯彻“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各二级学院在做好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特色鲜明,为广大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供了考研指导。同时也反映了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张莉副校长强调指出,一是希望各位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积极参与教学管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广泛搜集教学信息,代表全体同学及时准确地反馈课堂教学质量情况。二是我校将继续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督导工作,并及时反馈督导结果。继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立足于我校的发展实际,在深入推进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将尽力解决教学设备、场地和图书资料存在的问题,尽一切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四是对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问题,教务管理部门要进行梳理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我校召开推进工程教育培养研讨会
11月24日,我校在东校区逸夫楼五楼会议室召开推进工程教育培养研讨会。校党委书记桂和荣和副校长张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以及相关教师,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会议。张莉副校长主持会议。
张莉副校长首先对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情况进行了介绍。安徽省2011年质量工程项目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内容进行立项。目前我校申报的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地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已被教育厅立项,与已立项的生物技术一起,共有四个专业,我校已进入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单位。
参加会议的各二级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教师就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招生、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调整、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的选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蔡之让处长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内涵和重点任务,并布置了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作方案。
在听取相关二级学院和教务处的汇报后,桂书记作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第一,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进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实际上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延伸,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创新,重点是工程精神的培养,包括“严谨”、“吃苦耐劳”、“协作精神”、“美学基础”等,工程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创造中国自己的自主研发技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加强工程教育,让学生毕业后对某项工程有个系统的了解,能在某一个环节上加工、设计、制造,不论文理专业都需要有工程背景。所以,我校培养卓越工程师,重点是在全校加强工程教育,对于文科专业可开设选修课程、如网络工程、栽培技术等,使学生由“点知识”到“线知识”再到“体知识”,最终形成学生创业的知识。因此,加强工程教育意义深远,选修课针对全校开展,但具体到某个工科专业,则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观念,更要与行业、与国家产业的发展相联系起来。课程体系中对于公共课、专业课、工程教育课程要合理安排,恰到好处。第二,实施工程教育,重点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师的工程背景培养很重要,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可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于我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和行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相应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也要尽快成长起来,深入研究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围绕工程教育,培养工程精神,研究学校、企业和国家的政策。第三,积极探索有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来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冠名培养”等模式。工程教育最好能够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诸如:校内开办一些模拟企业,或引进企业进入校园,或校内建立自己的企业实体,为将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搭建平台。总之,思路要领先,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要率先做起来,围绕学生创业等,几个工科专业先行试点从工程教育入手,推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张莉副校长作总结讲话指出,桂书记关于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讲话,将作为指引我校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校已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工科专业的四个二级学院要广泛开展调研,深入研究工程教育教学规律,精心设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各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
我校学生在2011年“会计资格考试”中取得佳绩
据悉,在2011年度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我校共有360位同学通过考试,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201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中,我校共有152位同学通过考试,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证书”。
我校自2005年起统一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以来,共有约2500位同学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证书”,这大大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经济管理学院)
蔡红副校长一行参加文学与传媒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11月17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召开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蔡红副校长出席了会议。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卫林、财务处处长王勇、国资处处长许磊、校评建办主任唐爱华、教务处副处长宋启祥、国资处资产管理科科长吴玲应邀参加了研讨会。文传学院院长孟方、党总支书记蒋宗霞、副书记李月云和文传学院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全体教研室主任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前,蔡红副校长一行实地检查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情况。在报纸编辑实验室,蔡红副校长一行饶有兴致的观看了教师授课并详细了解报纸编辑实验室的使用方法、用途和主要功能。在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向蔡红副校长一行介绍了非编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详细情况。在了解到非编实验室作为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平台时,蔡红副校长说,要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蔡红副院长还和相关任课老师就电视新闻的制作进行交流并观看了学生作品。
研讨会由孟方院长主持。他首先向各位领导介绍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相关情况,并请各位领导从各自部门工作性质的不同角度对文传学院的工作,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各部门领导就文传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许磊处长认为,学科专业建设应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要解放思想,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针对实验室建设,许磊认为,文传学院应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国资处将为文传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供便利。王勇处长则认为,文传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其他院系相比在条件和规模上还应再上一个层次,应予加强。随着学校相关条件的改善,财务处将会在资金方面予以保证。王卫林处长从招生就业角度探讨了学科专业建设,他认为,文传学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传统学科予以深化,对新办专业要增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宋启祥副处长认为,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新申报的实验室应符合专业发展特点,不要搞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要形成自己的亮点。唐爱华主任认为,实验室应提高利用率,注重开放性,建设综合性的实验室,以合乎评估的要求。
蔡红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文传学院邀请学校相关部门领导集中一起,共同为一个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进行研讨的方式。她对文传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从2006年开始,文传学院以建设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为契机,深挖专业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尤其是在实验室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改变了传统文科专业实验室缺项的状况,同时加大了实习实训的力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传学院要结合学校的“四创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在“特”上下功夫,坚守原来的优势,做好文化传承,同时加大力度,做好新办专业的建设,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教师队伍要过得硬,要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让老师走出去;二是实验室建设要看得准,校内校外相结合,利用好社会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三是管理要跟得上,各司其职,实现优质高效管理;四是培养的学生要用得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适应社会需求。
研讨会最后,孟方院长对蔡校长的指示和各部门领导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研讨会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文传学院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文传学院将认真遵照校领导的指示,采纳各位领导的建议和意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文学与传媒学院)
张立今副校长到音乐学院走访调研
11月18日,副校长张立今一行到音乐学院走访调研。国资处处长许磊,副处长李静、吴翠华,财务处处长王勇,音乐学院院长顾景梅、党总支书记陈述立、副院长顾大海参加调研会。
顾景梅汇报了音乐学院发展急需教学场地改造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调研的领导根据现场查看的情况及音乐学院教学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张立今副校长指出,校党委、校行政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和关心音乐学院的发展,校行政有关部门要按照校党委、校行政要求,努力搞好服务工作。针对音乐学院教学场所改造项目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按学校安排组织好施工,确保音乐学院教学需要。
(音乐学院)
张莉副校长参加管理工程学院模拟导游实训室开启仪式
11月30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举行模拟导游实训室开启仪式。副校长张莉、教务处蔡之让、财务处长王勇、国资处长许磊,管理工程学院全体老师参加开启仪式。
吴玲介绍了模拟导游实训室的建设情况。实训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投资了60万元建成。主要设备包括:投影系统、音响系统、教学软件平台以及景点教学资源等软硬件组成的3D立体仿真系统环境。实训室主要面向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承担《导游实务》、《导游学》、《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模拟导游实训室是适应当前新形势下旅游专业发展,提供旅游景点基础环境实训的需求而建立的,是一个由视频直播系统、图形工作站群集、音响系统等硬件设备组成的多通道仿真系统环境。在此环境下进行旅游专业实训,通过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旅游景点讲解的技巧和旅游产品的基本构成,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张莉副校长在启用仪式发表讲话,对管理工程学院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实训室最终建成并投入使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希望实训室能够因地制宜,适时开展功能拓展工作,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可以与当地的旅游局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尽可能的提高利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也为地方的旅游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预祝管理工程学院的模拟导游实训室后期升级建设越来越好,向国内高标准实训室看齐,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模拟导游实训室开启仪式前,张莉副校长一行还在吴玲的陪同下视察了学院的实训中心,观看了正在实训学生的训练情况,并听取了吴玲就新一年校内实训项目的建设计划。张校长表示,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对仪器设备的加大投入,试验和实训条件都有了改善。学校会加大投入,确保这些应用型专业的实训需要。一行过来的各位职能部门领导也都对学院实训中心建设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管理工程学院)
祖明副校长到管理工程学院走访调研指导工作
12月7日,祖明副校长到管理工程学院走访调研指导工作,参加管理工程学院例会并发表讲话。祖明副校长指出,管理工程学院专业调整变化较大,应用型的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办的很有特色,学生实训和就业成绩突出,学团工作有声有色,这与领导和师生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目前学院需要充实师资力量,职称学历以及年龄结构需要调整,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达到“双师”的能力要求。要继续鼓励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吴玲院长向祖明副校长汇报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管理文化创特色品牌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提出居安思危,创新思维,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为加强学院建设不懈努力。郑思亭副书记汇报了党建和学团工作。
祖明副校长了解各专业教研室、实训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建设情况,听取意见并指出,要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三联三帮”活动,院级领导要密切联系学生和教师,党员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为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在巩固现有的专业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能力,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要坚持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上下功夫。做好安全稳定教育宣传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安全稳定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升院级网页的质量和特色,提炼打造具有管理特色的文化理念,创自己的文化品牌。
(管理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个支点”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紧围绕专业学科特点,坚持德育为先,寓道于业的“践行悟道”育人模式,以野外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为支点,开展联动创新,推进大实践观的实施,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将育人贯穿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品德高尚、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一是以野外实践教学为支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学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体验式教学方式,奉行“理科贴近科学研究、工科贴近工程实际、文管贴近社会实践”三大原则,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定位在“不仅使学生停留在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验证层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寓教于习练思想、言传身教练作风、躬身实践练本领,为学生奠定人生起步和事业发展的基石。从上世纪50年代起,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3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200余个校外实习站点和47个产学研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目前已建成“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正在建设的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在地质学类专业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在低年级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认识观与思维观,学会地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打下地学工作扎实的基本功;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生产任务,让学生深入到现场,参与到工作之中进行实践教学。每年,学校都有上千名学生在矿山、油田、野外地调区域、地质工程现场,由教师带领开展实践教学。
二是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支点,激发学生锐意创新的激情和广泛研究的兴趣。学校围绕“浓厚学术氛围、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共建和谐校园”的宗旨,以科普活动、学术交流、学校项目资助、学术竞赛等为载体,搭建了以“挑战杯”赛事为龙头、以科技节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内容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建立了27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设立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基金和创业计划竞赛基金,开展震旦讲坛、地学名家论坛、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形成科学家讲坛、矿石SHOW、“FIC”虚拟企业模拟决策、首饰设计大赛等一批具有地大特色的精品科技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实践舞台,形成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十年来,学校累计举办大学生科普讲座500余场、大学生课外科技培训300余场、大学生创业知识培训240余场、大学生科技论坛500余场,学生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8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励77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23项。学校约70%的同学参与了大学生青年科技节相关活动,40%的同学受到青年科技节相关项目的资助。以“地质大体育观”为指导,蓬勃开展集地质与体育为一体的特色体育活动,如登山、攀岩、野外生存体验等,既让学生在课余强健了体魄,又塑造了敢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接受教育的大舞台,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功能,使学生感受到了奉献之美、科学之真、实践之韵。
三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点,树立爱国爱民情怀和报效祖国信念。学校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建设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和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对人民的感情,坚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报效社会、勇担责任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006年,出台了《关于对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若干事项的意见》,统一制订通识教育课程,规定马列课共9个学分,其中包含2个社会调查自主学习学分,从2007级本科生开始实施。2009年以来,学校集中组织全体二年级学生从事社会调查活动,形成了数千份调查报告,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目前,全校已建立100余个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2011年暑期,学校组织228支校级普通主题社会实践团,54支校级重点主题社会实践团,291支社会调查小分队,10000余名师生参加的实践队伍奔赴全国各地,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资源服务等方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形成了“地大学子西进工程”、“地大学子地调行”、“踏访总理足迹西部行”、“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队西部行”等一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文章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1年12月30日
● 2011年11月15日,桂和荣书记到教学一线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三进”情况。
● 2011年11月17日,巢湖学院领导来我校考察交流。
● 2011年11月18日,宿迁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来我校考察交流。
● 2011年11月19日,张莉副校长带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大学教育论坛”。
● 2011年11月21日,我校举办第二届“创业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五期创业项目培训班开班典礼。
● 2011年11月23日,我校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新高潮。
● 2011年11月23日,我校召开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
● 2011年11月24日,我校召开推进工程教育培养研讨会。
● 2011年11月29日,学校召开皖北革命传统教育馆建设推进会。
● 2011年11月30日,我校召开二届三次教代会代表提案人座谈会。
● 2011年11月30日,我校召开十一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 2011年12月5日,蚌埠学院调研组一行来我校考察交流。
● 2011年12月6日,我校召开二届三次教代会第二次执委会。
● 2011年12月7日,宿州学院召开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创优秀大学文化研讨会。
● 2011年12月9日,我校申报安徽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功。
● 2011年12月9日,宿州学院“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揭牌。
●2011年12月17日,宿州学院考点2011年12月份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圆满结束。
● 2011年12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磊教授来我院讲学。
● 2011年12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出席我院干部教师大会。
● 2011年12月29日,宿州学院召开期末考试巡考工作专题会议。
●2011年12月30日,我院召开2012年春季教育实习座谈会。
主编: 方吉泉 宋启祥 主审:蔡之让
编委: 李金莲 蔡若愚 张持堂 蒋林梅 唐伟元 余晓永
简 讯
它 山 之 石
教 学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