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报
2013年第3期(总第81期)
教 学 简 报
宿州学院教务处编 2013年4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一、我校召开四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二、我校举行2013年第一期创业模拟培训
三、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全省高校党建暨高教工作会议精神
四、我校2013年“专升本”考试圆满结束
五、我校召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
六、我校召开第一次迎评促建工作例会
七、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第一次例会
八、我校坚持立德树人 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九、教学新闻
十、它山之石
征稿:请各教学单位及时将每个月的教学、教研、教材等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给教务处,以便向全校发布。
2013年4月30日
一、我校召开四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2013年4月9日下午,我校在东校区逸夫楼二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四月份教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教务处和评建办负责人。校长陈国龙教授、副校长张莉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张莉副校长主持。
会上,教务处蔡之让处长首先对我校制(修)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草案)做了重点介绍,分别就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组织领导和时间安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等同与会人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草案紧紧围绕“实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凝练专业特色、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强调了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对加强本科教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务处方雪梅副处长对2013年实践教学检查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置,介绍了本次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检查内容、检查方式、组织安排和检查要求等,明确了本次检查的重点在于实验教学常规检查和毕业实习专项检查,印发了《宿州学院实验教学检查实施方案》和《2013届毕业实习工作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教务处方吉泉副处长对我校即将开展的第一轮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做了细致的安排,对照《宿州学院本科合格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本次合格课程评估验收的方式、内容、程序、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等做了说明。
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就以上重点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会上,评建与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唐爱华对我校迎评促建工作自查自建阶段进展情况做了通报,并对近期主要工作做了布置,提出了各单位评建工作要点。
在听取教务处、评建办等部门对近期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张莉副校长强调指出:(一)各二级学院(部)要高度重视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实践教学检查以及第一轮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要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要认真研究制(修)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草案),切实把握实践教学检查以及合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要求,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材料,做好检查前的自查自建工作,迎接学校专家组的专项检查、验收,形成详实的检查汇报材料,及时反馈,不断推进工作。(二)各二级学院(部)要认真学习贯彻程艺厅长在第20次全省高校党建暨2013年度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最后,校长陈国龙教授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强调了三点。第一,关于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教务处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形成了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着眼于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人才培养方式趋同化、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突出问题,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实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升我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制(修)订中要有较为先进的理念,体现出它的科学性,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精神和内容。在修订原则方面,一要注重“全面改革、整体优化”。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工作,要以现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调整为契机,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进行具体的诠释和论证,重在改革创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提高。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课程融合,做到专业课程体现应用性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学习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二要“统一指导、自主创新”。学校负责宏观指导,统一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向,教学院(部)要结合各自专业实际,在专业方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拓展等模块、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上大胆改革创新,在保证基本专业规格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类别、人才培养规格的特点和现有资源条件,结合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省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三要“强化能力,突出实践”。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实习实训类课程的比例,改革实践环节,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进一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四要“尊重规律,动态推进”。深入调研,精心思考,对已出台的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内容与改革措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动态推进改革,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第二,关于本科合格课程的建设、验收工作,意义深远。课程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各二级学院(部)要高度重视第一轮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精心准备,充分论证,确保课程验收的质量和效果。第三,要扎实推进本学期工作,完成既定的目标。
二、我校举行2013年第一期创业模拟培训
4月1日,宿州学院2013年第一期大学生创业模拟培训在东西校区12个学院同时开课,10多名培训师精神饱满地进行授课,360名参训员积极配合授课老师努力学习创业知识。
培训师将严格按照(“创业模拟实训”)培训技术规范与教学模块,根据成人学习原理,运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调度参与的方法,完整学习“创业模拟实训”教学理念和技巧,让参训学员基本掌握“创业模拟实训”项目理论体系和实训方法,经理论考试和单独试讲,省人社厅审核认定,培训合格学员将获得省人社厅颁发的“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书。
宿州学院团委作为我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承担着全校及全市大部分创业培训工作任务。为做好本次创业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校团委建立了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等各项保障机制,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校团委成立了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教务处将创业培训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参训学员将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校团委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创业模拟、KAB、SYB)、创业教研室先后多次召开创业培训师教学研讨会并制定了教学大纲、统一教案,召开了2013年创业培训动员会,要求各班主任、培训师严格按照省、市、学校文件开展培训。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全省组织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的工作的通知》,我校积极申报并获批了2013年市人社局、财政局的创业模拟培训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尤其是通过省级大学生孵化基地AA级的评定,2011年共获批创业模拟培训名额为120人,2012年获批390人,2013年获批750人,2013年获批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18项,校团委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创业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材料和操作规程,其中使我院大学生创业工作做得更好,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全省高校党建暨高教工作会议精神
4月3日中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中学习会。原文学习了《安徽省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省级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集体学习了《安徽教育通报》(第3期)刊发的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第二十次全省高校党建暨2013年度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校领导桂和荣、陈国龙、祖明、张立今、蔡红、张莉、燕贵忠出席会议。校办公室、纪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学习会由党委书记桂和荣主持。
在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安徽省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省级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份文件是贯彻中央和省委转变工作作风,厉行节约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规范机关接待、经费使用等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大家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在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要认真对照《在第二十次全省高校党建暨2013年度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讲话精神,按照今年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全面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紧密联系学校实际,认真梳理当前工作,扎实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桂和荣在总结发言中要求,一是改进作风,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校办在将出台的学校转变工作作风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要结合省财政厅出台的这两个《办法》,贯彻落实。要始终坚持师生为本,勤俭办学,廉洁自律,以风清气正为工作追求,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党委组织部要结合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部署我校今年的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三是认真落实全省高校高教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校重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第20次全省高校高教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措施,就学校建设发展的形势和思路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切实抓好迎评促建、质量工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工作。把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积极开展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我校2013年“专升本”考试圆满结束
2013年1月份我校 “专升本”招生工作开始启动,为做好该项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陈国龙为组长的“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张莉担任副组长及本次“专升本”考试的主考,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宿州学院2013年“专升本”考试实施方案》,对专业课出题、考场安排、试卷接送及保密室管理等考试组织环节的操作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办公室、纪委、监察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保卫处、附中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考试实施方案》,至2013年4月15日,我校“专升本”考试工作圆满结束。
据统计,今年我校共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等10个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计划招生490人,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为1122人。
4月13日至14日,2013年宿州学院“专升本”考试在宿州学院附中举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监考人员有两校教师共同担任。本次考试共设考场44个,监考人员132名,每个考场配备1名宿州学院教师、2名附中教师。监考过程中,每位监考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坚决按照程序办事,尽职尽责;考生态度认真,一丝不苟,考场秩序井然。省考试院也派专人来我校巡视。
4月15日上午,校长陈国龙、副校长张莉在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卫林、教务处处长蔡之让、监察处副处长李静的陪同下,还来到我校2013年“专升本”招生专业考试阅卷工作现场,陈国龙一行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2013年专业考试阅卷工作整体情况的汇报,并与阅卷人员亲切交谈,了解阅卷现场的布置和管理等情况。
我校“专升本”专业课成绩查询已开通,请广大考生及时查询。
五、我校召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
2013年4月16日下午2:30,我校在东校区化生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教务处和评建办负责人。副校长张莉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蔡之让处长主持。
会上,教务处方吉泉副处长首先对我校在4月9日下午开展的第一轮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整体情况作了通报,整个评估验收过程进展顺利,各教学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课程主讲教师(课程组负责人)与其他任课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汇报内容详实,课程建设思路清晰、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材选用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案、听课记录、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纪录等支撑材料准备齐全、规范,归档工整有序。座谈会上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质量等各方面表示满意,并希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他还对4月24日将要进行的第二阶段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置。对照《宿州学院本科合格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本科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各专家组成员根据本组合格课程评估验收情况分别作了专门反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与整改措施。
教务处蔡之让处长对我校制(修)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草案)做了重点介绍,并专门就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内容作了说明。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0版方案的基础上,优化“平台+ 模块”的课程架构,通过平台与模块的有机整合,形成合理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体系,切实体现“实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他还通过PPT演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重点解释了教学进程表中有关课程的设计,并同与会人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最后,张莉副校长对研讨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做了强调:第一,关于合格课程的评估验收工作,首先,各二级学院(部)要高度重视第一轮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工作,要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严抓教研室基层的课程建设工作,根据《宿州学院本科合格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校教字〔2012〕24号),对照课程建设目标,抓好课程目标与功能定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课程教学方法等重点内容建设,做好自查自建工作。其次,学校组织合格课程评估验收专家组,进行整体验收,推动课程建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合格课程评估验收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规范验收程序,确保课程验收的质量和效果。第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各二级学院(部)要高度重视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认真研究制(修)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按照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要求,广泛调研,组织研讨活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初稿,并做好论证与修改工作。
六、我校召开第一次迎评促建工作例会
4月23日上午9:30,宿州学院第一次迎评促建工作例会在东区逸夫楼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张莉副校长主持。各观测点责任单位负责人、评建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张莉首先介绍了学校评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强调了本次会议的议程:一是反馈迎评促建第一阶段专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专项检查结果;二是研究调整《宿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分解及支撑材料建议总目录》;三是各观测点责任单位负责人交流赴黄山学院、铜陵学院考察评建工作的体会与建议并汇报部门工作进展;四是布置近期工作。
评建办主任唐爱华对迎评促建第一阶段专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专项检查结果进行了总体通报,总结了重点专项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检查组组长李玉才、王卫林、李亮分别对小组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了宝贵建议。评建办副主任郭焕银介绍修订充实《宿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分解及支撑材料建议总目录》的背景,希望各单位多提意见,细化完善该目录,更好地做好学校的评建工作。彭振生教授介绍了各单位提交的黄山学院、铜陵学院考察报告的总体情况,希望大家在交流中多谈考察的收获,多提建议。各观测点责任单位负责人结合部门工作畅谈体会和建议,并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唐爱华对各单位近期要完成的评建工作进行了布置。
张莉副校长总结发言时强调:一要进一步加强指标体系的内涵学习,明确目标责任,完善《宿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任务分解及支撑材料建议总目录》,各观测点负责单位要吃透内涵,强化跟踪检查、落实工作任务;二要注重凝练特色,各单位在自查自建过程中,要反复研讨,注重特色积累;三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学习,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考察学习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做好自查自建工作,为学校评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会后,评建办根据会议精神,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
七、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第一次例会
4月23日下午在逸夫楼二楼第一会议室,宿州学院组织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第一次例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燕贵忠主持,评建督察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评建督察工作组副组长、监察处处长杨钰侠宣读了《宿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方案》,并对此次督察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人员就如何落实督察工作方案、做好此次督察工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燕贵忠在会上指出,根据学校评估实际工作需要,学校3月28日印发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方案》,明确了督察工作的具体要求。4月22日学校党政联席会上,桂和荣书记和陈国龙校长均明确指出,对评建工作进展情况要进行督察,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通报批评。要落实好督察工作方案和桂书记、陈校长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督察工作的认识,明确督察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要合理安排督察时间,力争于4月28日前,各组督察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5月3日前,形成督察报告上报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编制第一期督察工作简报在校园网上刊发。要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召开督察组工作例会,研究“迎评促建”过程中出现的工作未到位现象或违规行为,部署安排相应时段的督察工作。
燕贵忠强调,督察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我们要通过督察,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找出不落实的原因,追究不落实的责任,把问题解决在平时;并督促有关部门扎实履行职责,把精力用在迎评促建上、把心思花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上,切实把所承担的评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八、我校坚持立德树人 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宿州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思政课教学为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全面成才为根本,以特色品牌活动为引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构建“全员参与,全域渗透,全职司责,全程贯通,全方位、全过程、全渠道”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
(一)注重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制定了《宿州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宿州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推进会,举行了“十八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学习掌握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尤其要着重解决好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识;举办了“信仰指引人生路青春共话十八大”宿州学院第八届大学生时政论坛,组织观看了《中国崛起》记录片;召开学习十八大精神学生座谈会;举办了“高扬信仰旗帜,谱写青春华章”大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开展了“情系十八大,真情颂党恩”征文大赛和演讲比赛活动;开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了“树养成新风,建美丽学院 ”主题访谈活动等等。在党课和形势政策课、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上,宿州学院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
(二)深化思想引领,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
强化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健全和完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将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在2011级学生中相继开展了“与信仰对话,向大师学习——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活动、“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论文大赛、“走进小岗悟发展”实践课活动等。
完善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将育人责任落实到学校每一位教育、管理、服务者身上,将具体工作结合到资源配置的环节之中。深入开展“学党史、学规划、知省情、懂校情、比贡献”主题系列活动,“弘扬孟二冬精神,争做宿州学院优秀学子”征文比赛,第四届大学生感恩周系列活动等。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四三二”模式推进大学生实践活动。按照“四三二”模式,即:“四走进”,走进基地、走进社区、走进工厂矿山、走进农村;“三活动”,校本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二服务”,自我教育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社会活动,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生活、爱朋友、爱自己”的五爱教育,在校园里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志愿氛围。开展美化校园活动、文明乘车、义务植树、走进敬老院、关爱留守儿童、食堂服务、交通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突出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美丽校园 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使校园在本科教学评估前,达到美丽行为、美丽语言、美丽仪表、美丽网络“四个美丽”的标准;通过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形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餐、生活节俭“四节约”良好风尚。深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思想信念教育活动、征文大赛、演讲比赛、主题宣讲、主题书画、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大力推进“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深化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院学生工作实际中。各学院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拓,充分发挥了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作用。化生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构建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动员到位和培训到位的“四到位”工作格局,将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再推新高;地科学院、美术学院开拓了“院领导联系学生班制度”,通过院领导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了人文氛围;经济管理学院、数统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行院领导“四深入”制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宿舍、课堂、考场、活动场中,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音乐学院着力“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文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弘扬优秀学生群体的标杆示范作用,通过表彰优秀、树立典型、宣传交流,营造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机电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狠抓就业,通过开设“冠名班”、“创新实验班”,宣传就业政策和法规、开拓就业市场等,强化职前培养,帮助学生做好深造或就业准备。
(三)坚持质量导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宿州学院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文关怀、解决问题、润物无声的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创新内涵,使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活力、彰显魅力。该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工作有机结合。在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实施“绿色通道”和“大学生温暖工程”,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注重疏导,构建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做到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改善;在管理服务方面,转变管理理念,实行每月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大学生事务中心、辅导员之家,定期召开学生恳谈会,设立热线电话、学生处处长信箱、团委书记信箱,建立网络舆情反馈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就业指导方面,树立服务意识,加强职业规划和教育培训,大力拓宽就业市场,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载体建设,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活力。该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提出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六育”工作方法,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与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相结合,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相结合,与地域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顶层的总体设计、多频的主体互动、喜闻乐见的工作措施、立体覆盖的工作网络、集约化的工作平台。坚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巩固主阵地,畅通主渠道。辟建孟二冬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赛珍珠及布克纪念馆、大学生创业园“三馆一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基地,将孟二冬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丰富的学科学术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校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博士讲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露天舞台文化广场、科技文化艺术节、文明校园建设、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为载体,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参与,自觉参与。据统计,该校社团40多个,3年来,相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100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拓展和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坚持与学生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学生关爱机制。为保证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宿州学院秉承“以物质资助为基础,以精神鼓励为动力,以能力提升为平台,以素质拓展为目标”的助学工作理念,在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以及学费减免为主要内容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温馨动人的学生关爱机制。坚持与本士文化教育相结合,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牌。多年来,该校依托“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的优势,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灵璧奇石文化、宿州孝文化、宿州书画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将“友善博学 务实 奋进”的校训内化为学生思想品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尊师重教、明礼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力。该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情理交融作为入手点,把基础文明作为着力点,把社会实践作为突破点,把发展党员作为闪光点,把扶困助学作为侧重点,把队伍建设作为立足点。大胆创新,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工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机电学院“助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机制”、化生学院“‘一帮一’帮扶工作机制”、地科学院“院领导包干工作机制”、文传学院“学业弱势学生诫勉谈话工作机制”等“大学生弱势群体成才四机制工作法”学生工作品牌。同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该校适时组织开展新生入校“引航工程”、大学生文明养成“修身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工程”、大学生就业辅导“助航工程”。“四大工程”引领学生脚踏实地、诚信立身、勇于担当,努力为实现“中国梦·我的梦”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工程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引领青年学子全面健康成长,助推良好校风学风形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教 学 新 闻
大学文化研究著名学者王冀生来我校讲学
2013年4月8日上午,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在逸夫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了大学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彭鸿雁主持,原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文化研究著名学者王冀生研究员参加了研讨会,参与研讨的还有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度、2013年度基地项目负责人,大学文化研究校级平台开放课题2010、2011、2012年度项目负责人、思政部全体专兼职教师以及部分致力于大学文化研究的青年教师等。
彭鸿雁首先介绍了基地建设情况、基地最近两年取得的成果、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包括基地的研究定位和研究方向等。
王冀生作了主题发言,指出大学不仅是教育学术机构同时也是“服务站”。他引用了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高校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还具有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大学具有经济性甚至有政治性,但大学的本质不是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而是文化组织。因此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本质也是使命。王冀生还指出大学的育人、科研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育人为本、科学为根、文化为魂。大学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离不开教学和科研,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是教学和科研,但反过来,大学文化也促进教学和科研。王冀生先生接下来从哲学的角度高度阐释了大学文化,他提出,“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知识、艺术、道德和制度的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由此引申对大学文化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文化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存在更应该是一种信仰。
科技处处长李鸿进行了总结与点评,指出王先生的发言精彩、深刻,为我校做好大学文化工作增加了信心。2011年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成为省级研究基地是我校的骄傲和重大突破,也为我校中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平台,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李鸿处长提出,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要对过去的成绩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下一步更好的发展作参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关于印发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教科【2012】1号)文件的要求,做好管理和建设工作,争取五年期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工作。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和省级、校级项目负责人要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积极进行成果转化,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实现文化育人的使命。他表示,科技处会为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为各位研究人员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五年后的成功验收和挂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2:40,在逸夫楼第二会议室,王冀生先生为学生作了题为《大学文化研究系列讲座之一: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专题讲座。王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从自身经历讲座,循循善诱、由浅入深,整个讲座集精彩、生动、深刻为一体,不时引起学生的阵阵掌声。鄢化志教授对讲座进行了中肯精彩的点评。
(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我校举办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思政部于2013年3月20——4月17日在全校开展“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之一:教学材料评比
思政部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比赛的热情高涨,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生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精心准备比赛材料,截止2013年4月2日,共收到周允、胡婷婷、闫莉、周凤梅、单萌、项洋等六位老师的完整参赛材料(教案、课件、课程综述)。
4月3日,思政部评委会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评出精彩多媒体课件、精彩教案、精彩教学案例各一份,获得者分别为周凤梅、胡婷婷、项洋。
系列活动之二:随堂教学评比
2013年4月15日—4月16日,思政部评委会根据教务管理系统内课表时间安排,深入课堂,先后对周允、胡婷婷、周凤梅、单萌、闫莉、项洋等六位老师跟班听课并进行现场打分;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还组织本班学生对上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最终评出周允老师讲授的“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堂课。
系列活动之三:观摩教学评比
2013年4月17日上午,采用公开讲课、集中观摩、现场录像的办法,采取“现场讲课+现场答疑”方式,参赛教师从参赛课程章节中自选15分钟的教学内容进行现场讲课,10分钟内综述本课程性质、学科特点、重难点知识章节、教学设计及策略等内容;5分钟内现场答疑(题目由思政部提前从学生和教师中征集所参赛课程涉及的20个理论问题,由参赛教师抽签,对抽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评委们填写表格《“宿州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论课程教学比赛评分标准》。
2013年4月17日下午,评审组专家对各参赛教师的前三比赛环节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比赛结束后,评审组组长对比赛情况做点评,并现场公布比赛结果:周允荣获一等奖、闫莉和胡婷婷荣获二等奖、周凤梅、项洋、单萌荣获三等奖。
此次教学比赛是思政课教师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推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我校教师参加安徽省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议
4月20日-21日,我校心理咨询中心郑思亭、朱韩兵二位老师赴合肥参加安徽省心理卫生学会组织的“以中国特色心理咨询的矛盾转化法为专题的研讨会”。省内20多所高校和中学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和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学会会长周和岭老师就”矛盾转化咨询法”作专题发言,提出了心理咨询中国化的中国特色心理咨询的思路,会议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充分讨论。郑思亭老师从心理咨询中国化概念体系的创新、传统文化理念与西方心理咨询技术融合、传统文化理念(主要是矛盾思维)运用于心理咨询的技术化转化等方面作了“传统矛盾思维咨询模式”的会议发言,并介绍了我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情况。在本次会议上郑思亭老师被吸收为安徽省心理卫生学会理事。
本次会议为我校心理工作教师从事心理咨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对我校心理咨询水平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管理工程学院)
化生学院特色种植业苗种生产工程技术中心服务教学、科研
化生学院特色种植业苗种生产工程技术中心是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也是校级科研平台,该中心包括植物细胞工程中心、分子育种和新品种栽培示范基地等。
植物细胞工程中心现建有约200 m2的现代化组织培养实验室,20余亩校内植物选育栽培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组培室设有洗涤室、配置室、灭种室、接种室及培养室等操作间,具有年生产50万株组培苗的能力。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1人,20多名生物专业学生组成的脱毒苗快繁创新团队全程参与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的消毒、脱毒苗快繁、壮苗等工作。本中心已成功完成三角紫叶酢浆草的快繁、非洲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建设,已形成一支技术娴熟、业务精通的师生参与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提升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化生学院与安徽盛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蓝莓脱毒苗快繁项目。学院蓝莓研发团队经过研发试验,蓝丰、公爵、奥尼尔、斯巴坦等八个品种的外植体均已成功诱导出无菌组培苗,经过增殖继代培养、壮苗培养,每年有20万株的脱毒壮苗交付合作企业进行大田炼苗、栽培。建立了外植体诱导、继代增殖、壮苗等技术体系,蓝莓脱毒苗快繁达到满负荷良性运转的生产模式。与合作企业——安徽盛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的温室炼苗基地(西二铺乡100亩)、种植示范园(解集乡200亩)、观光采摘园(夏刘寨村100亩)共同构成了蓝莓脱毒苗快繁、炼苗、种植、生产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的蓝莓产业链。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初步建立了生物技术类等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课程实训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特色种植业苗种生产工程技术中心逐步发展成为集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教学与科研、科技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有力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我校召开本科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专题讲座
4月25日上午9:00,我校在逸夫楼二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全校教务管理人员培训会,出席会议的有:教务处有关领导、各学院教学秘书及教务员,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林永主持。省教育评估中心林禄明副主任、徐光武老师应邀出席了会议,徐光武做了本科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专题讲座。
林永首先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及意义。教务处长蔡之让指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重要观测点。为贯彻落实《宿州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校字〔2013〕24号),切实做到严谨治学,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从2013届毕业生开始,我校将对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相似性检测,他要求各学院指派专人认真抓好毕业论文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培训会上,徐光武老师作了题为《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的专题讲座。他从如何上传论文、如何查看报告单、如何导出检测结果三个方面对学术鉴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具体介绍和解读,并现场演示了论文检测过程。到会人员认真听取了讲座并就管理系统的功能细节与徐光武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
(教务处)
副校长祖明教授到机电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2013年4月27日下午,副校长祖明教授到机电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祖明来到机电学院首先听了郑伟老师的一节课“线路中的波过程”,然后视察了实验室,观摩了唐永刚及曹吉花老师的实践教学课,最后来到会议室听取机电学院工作汇报。
祖明在听取张明玉院长和李刚书记的汇报后,对机电学院的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党建、学生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尽力帮助解决目前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对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新要求:一要高度重视迎评促建工作,利用评估契机,认真总结,凝练特色,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的宗旨,为学院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认真做好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营造评估氛围,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相应措施苦练教学基本功,规范教学管理。三是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落实学生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我的梦”教育、文明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观教育、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等,为学院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我校教师参加2013NIIT-安徽高校校企合作研讨会
4月27日—4月28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产业管理办公室、无锡(国家)软件园管理中心主办,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承办的“2013NIIT-安徽高校校企合作研讨会”在无锡召开。安徽省30多所高校60多位领导和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校评建办彭振生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宋启祥院长、路红梅书记、张万礼老师、董全德老师一行5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无锡市政府领导、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负责人、NIIT中国区副总裁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的意义、目标、实行模式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就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合作教学课件、师资培训、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了多方面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实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解析;NIIT发展概况及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解析;NIIT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会后,我们一行5人应邀参观无锡NTT DATA公司和NIIT(无锡)公司。
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正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通过此次研讨会,信息工程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教育办学、专业共建等方面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将以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推动就业为导向,以人力资源合作为基础,以教学资源共享为手段,转变办学观念,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信息工程学院)
它 山 之 石
淮海工学院学分制改革: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
——淮海工学院学分制改革采访纪行
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在《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有一所景色怡人的高校——淮海工学院。这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迅速崛起的地方普通高校,如今正在续写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传奇。
作为国家教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早在2008年,淮海工学院就在东港学院开始了学分制改革的尝试。校长晏维龙表示:“如果把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改革比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愿意做高教改革的小岗村。”日前,记者走进淮海工学院采访该校的学分制改革情况。
专业怎么转——
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同批次放开转,文理科打通转,四年可转三次
江苏2012年高考录取率已经高达84.7%,学生即便进不了一流大学,至少能读一个好专业。但由于父母之命、考分不高等原因,真正如愿以偿的学生并不太多。
来自赣榆县的学生李昕嵘就幸运很多。当年,他被淮海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本来不愿就读的他听说报到后还能重新注册专业,就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学校,并重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而且还被告知,自己在大二、大三还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李昕嵘是幸运的,可该校商学院副院长宣昌勇却感到压力很大。他略带沮丧地告诉记者,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共录取40名新生,报到时一次性转走33个,剩下的7个新生一看,干脆来了一个集体“跳槽”,全都转了专业。
为什么要让学生自由选专业?晏维龙坦言,自己当年考大学,虽然很想学经济学,但志愿没填好,被调剂到铸造专业,不能退不能改,所以他深深理解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就很难有动力,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的今天,高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自主权。为此,淮海工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允许学生“同批次放开转,文理科打通转”,大学4年可转3次专业。
学生用脚投票,会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转专业潮”?记者从该校的跟踪数据了解到,情况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大一入学时953人,提出转专业的有269人,占28.2%;大二第一学期18人转专业,占1.9%;到大三最后一次换专业,只有1个学生。可见转专业现象在学生入学之初比较集中,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趋于理性。
一旦有了专业选择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与以前大不一样。海州(4)班学生姜峰告诉记者,自己上高中时就想学会计,后来因为考分不够只得上了物流管理专业,本以为自己要被动地学4年物流,但进校后他发现自己可以转专业,“我不再为逼自己学不感兴趣的专业而痛苦了,现在我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学习,即使再累也感到快乐、充实”。
如果某些专业选的人一直比较少,出现所谓冷门专业,学校怎么办?该校副校长舒小平介绍,学校有相应的预案。一是调整专业设置,二是用减免学费或给予高额奖学金等办法留住或吸引学生。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一些专业必须保留基本力量。例如该校的“水产养殖学”专业,虽然是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却由于一度被学生误解为“毕业出去养鱼养虾”而遭受冷遇。但为了服务江苏沿海开发,学校考虑还要认真办下去,真正让品牌专业热起来。
课程怎么选——
柔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导师和学长共同帮助,合理调控学分“定价”
转到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每个学生必须自己选课。充裕的课程资源是实行自主选课的必要前提。淮海工学院集中全校1000多名教师、4000多门课,满足东港学院5000多名学生的课程需求,实现了“大马拉小车”。进入学校自主研发设计的选课系统后,面对名目繁多的课程,从来没有选过课程的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东港学院院长纪延光介绍,每年新生选课前,学校都要组织导师培训。
海州(4)班学生何露露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相对热门的会计专业。但她对设计方面的知识很有兴趣,所以一开学就选了艺术学院教师开的课,真正体验到什么是自由学习、快乐学习。
有意思的是,每学期选课,有很多新生的课都是在高年级学生的推荐下选定的,真正实现了学校一直期待的“同伴学习”。海州(10)班学生朱恩林入学时是学长带他去机房的,现在读大二的他又帮大一的学弟选了课。
如何防止学生避难就易凑学分的情况?教务处处长李纪明说了一个新名词——“课程定价机制”。“我们不能让看几场电影的课程和学高等数学一个‘价格’,根据课程性质和难易程度赋予不同学分,让学生感到,总选容易通过的课程不如实实在在学几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划算。”李纪明说。
如何解决差异化、个性化培养?凌州书院导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田安国告诉记者:“面对同样是学土木的学生,一个学生的父亲是建筑承包商,进校目的很明确,将来子承父业,我就建议他除了学习基本理论外,还要选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类课程;而对一个家庭背景一般的孩子,我则建议他必须把计算机制图、建筑设计等核心课程学精,以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自主选课必然涉及选教师的问题。淮海工学院的做法是,即便是必修课程,也必须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教师供选,真正做到既能选课也能选教师。登录该校的选课系统,记者看到,教师的学习经历、教学经历、科研和社会服务情况全部分类分年度提供,学生一目了然。口碑好的教师一挂课,很快就被选满。
毕业怎么走——
修满规定学分和专业核心课即可毕业,3年读完本科不是梦
选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2010级学生宋立与父母商量后,决定用3年修完学分提前毕业。一开始他踌躇满志,除了专业核心课外,还选了不少其他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随着选课的增加,他选的一些课程和同学不同步,只能自己去上课。
回忆那段生活,宋立说:“当别人正在搞娱乐活动,我却去上课的时候,也会有放弃的冲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学长们帮助他,并且鼓励他不要害怕,要多向老师请教,最后他所选的课程全部通过。“一天又一天的努力,让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让宋立坚定信心的,不仅有自己的毅力,更有两届30多名学长提前毕业的榜样示范。东港学院党委书记周清华说,自主选择学习年限是学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提倡学生提前毕业,但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只要按规定修满学分和专业核心课即可毕业,学校会为他们提供机制保障。
“小岗村”是记者在淮海工学院采访时听到的高频词。晏维龙说:“从一定程度上说,学年制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学分制接轨的是市场经济。我们坚信,学分制尊重受教育选择权,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代表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如果把学分制改革比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淮海工学院愿做高教改革的‘小岗村’。”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7日第1版)
● 2013年4月1日,我校举行2013年第一期创业模拟培训。
● 2013年4月3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全省高校党建暨高教工作会议精神。
● 2013年4月9日,我校召开四月份教学工作会议。
● 2013年4月10日,我校开展第一轮合格课程建设检查验收工作。
● 2013年4月12日,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教师代表团来我校交流访问。
● 2013年4月12日,我校与埇桥区地税局校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 2013年4月15日,我校2013年“专升本”考试圆满结束。
● 2013年4月15日,我校举行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会。
● 2013年4月16日,我校召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
● 2013年4月18日,我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隆重举行。
● 2013年4月22日,我校第七期创业项目答辩会在逸夫楼四楼会议室举行。
● 2013年4月23日,我校召开第一次迎评促建工作例会。
● 2013年4月23日,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督察工作第一次例会。
● 2013年4月23日,我校荣获“2012年度宿州市科协系统优秀学会”荣誉称号。
● 2013年4月23日,我校2013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证办理工作圆满结束。
● 2013年4月25日,我校召开二级机构评建工作联络员培训会。
● 2013年4月25日,我校召开本科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专题讲座。
● 2013年4月27日,我校获批安徽省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基地及试点单位。
● 2013年4月28日,我校2012年度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工作圆满结束。
主编: 方吉泉 方雪梅 主审:蔡之让
编委: 李金莲 蔡若愚 蒋林梅 王开源 张增林 李建新 刘超
简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