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务处网站> >> 管理制度> >> 正文

宿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院教字[2008]12号)

来源: 发表时间:2008-04-10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本科学科专业结构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通知》(教高〔2007〕2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提出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认识。随着高等教育从以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以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我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仅应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增设新专业,而且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就业竞争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就业和生源才会有保障,学校才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工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皖北地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今后几年,我们仍然要继续增设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煤矿机电类、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等相关专业。力争到2010年,本科专业点数超过40个,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超过70%。

三、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模,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教学系部调整、招生计划调控、加大经费投入等方式,积极发展生源多、就业好、办学条件有保障优势专业,加快建设生源多、就业好、办学条件稍有差距的重点专业,坚决调整生源少、就业难、社会适应性差的专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调整专业教师队伍的转型提高,通过在职进修、转岗分流,适应新的学科专业教学需要和新岗位的工作需要。要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融合,鼓励调整专业积极申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叉专业,寻找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四、加强学科专业资源的调配,以优势、重点学科专业为支撑,从一级学科(本科)或专业大类入手(专科),融合跨学科、跨大类专业,建立起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群,增强学科专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将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化工、煤矿资源、财经商务、语数外、音体美等6个学科专业群,逐步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五、切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学分制管理和模块化教学。要深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认真修订教学计划,真正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要加强专业教学队伍建设,除引进高层次人才外,还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引进有一技之长的高级专门人才或能工巧匠作为实践实训教师。要加强专业教学条件建设,除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外,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办学等方式,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要建立专业质量标准,加强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努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要启动重点学科专业的遴选与建设工作,加强学科专业的资源整合,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力争在今后两年内实现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要根据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素质课程的层次结构,提高方向性课程、实践性课程、选修性课程的比例,实施模块化教学,创新教学环节安排方式。在培养过程要更加强调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强力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学分制、主辅修制、多证书制和弹性学制。

七、要认真组织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改变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传统课程结构体系,强调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建立和完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素质课程的层次课程结构体系。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提高方向性课程、实践性课程、选修性课程的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把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逐步构建主辅修制、多方向制、订单式培养等科学合理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

八、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得少于总学时(学分)的20%,理工类专业不得少于总学时(学分)的30%。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九、启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科研项目,积极支持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提倡实验室、研究室向本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各种竞赛与社会实践活动。要探索更为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十、继续深化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切实推进学分制、主辅修制、多证书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大类招生、两年后分流的招生改革试点。积极支持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财经商贸、酒店管理等专业进行工学交替改革试点,鼓励煤矿资源、化工电子等工科类专业增加认知实习,鼓励应用型专科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顶岗实习、批量就业,鼓励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师范类专业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地方性、特色性课程,逐步构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自我拓展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十一、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力度。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加强师范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变课程结构体系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现象。要加强师范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启发式教学的能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要加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基本技能训练、教育实习训练和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要鼓励和支持师范类专业根据皖北地区的文化特点开展书法、字画、奇石、地方戏、地方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开设文博、字画鉴定、奇石欣赏等地方性课程,逐步培育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真正形成专业优势。

十二、加强学科专业的资源整合,启动重点学科专业的遴选与建设工作。要通过教学科研资源整合,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各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申报高层次项目、发表高层次成果、争取高层次奖励,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队伍、培育学科基地,推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力争在今后两年内实现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为今后申报硕士点奠定基础。

十三、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纵向深入。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加大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力度,围绕核心课程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实验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按照《宿州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示范性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力争到2010年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5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40门、校级优质课程超过100门。要把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与教学名师建设结合起来,与教研、科研结合起来,与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与开展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全院课程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