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教务处网站> >> 管理制度> >> 正文

宿州学院“新一轮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校教字〔2009〕22号)

来源: 发表时间:2009-12-20

我校升本以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迎来了新一轮的良好发展机遇。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所服务地方发展、引领地方文化,实力较强、特色明显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如下:

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新一轮教学改革以“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质量保障” 为主题,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保证,构建具有宿州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在未来5年内,学校重点建设6个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群;建立专业带头人机制,重点培养6名学科带头人;重点建设6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建设10个左右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开设100门左右人文与科技素质选修课;重点建设60门左右核心技术课程 。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条件、“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 、“校企” 及“校地”合作办学、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多证书教育、“订单式”培养等方面达到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

二、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各系(院)应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打造出学科专业群(1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重点专业和 5-7个相互支撑的专业)。学校在各系(院)建设的基础上评选出6个学科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并培养6名学科带头人。从6个重点学科专业群中再磷选2-3个作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项目,使之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大力推进“3+1”、 “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 、“产学研一体化”、多证书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1.“3+1”培养模式。在工学、经济管理学类等专业大力推行“3+1”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完成3年的课堂学习任务,并利用1年时间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训或实习,进行毕业论文、科学研究、实践能力训练等活动,完成职业资格鉴定,也可以根据个人择业意向,到校外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做毕业论文。

2.多证书教育。每个专业均应为学生提供1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每个学生毕业时均要求取得1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逐步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各系(院)应主动与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共同举办职业技能鉴定站、行业岗位资格考核站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多证书教育打好基础。

3.校企(地)合作。加大与生产企业的联系,深入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鼓励与企业联合举办以企业命名的特色班,开展“融入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4.开展主辅修和双学位、双学历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增添职业选择路径。

5.打破严格的学科理论体系,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积极推广“情境体验”、“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等多种符合应用型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改革。

6.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3+1”、“工学结合”等形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方向、应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理工科实践学分>35%,文科>30%。要根据岗位设置和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精心设计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以及素质拓展模块。

2.加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建设,每个应用型专业都应围绕专业就业岗位技术特点,重点建设4-6门核心技术课程,并指定核心技术课程负责人,同时对各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课程资源的共享功能和建设水平。学校重点建设60门核心技术课程。

3.优化通识课程模块:思政课要精选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原3学分理论课,改为2+1教学模式(2学分理论加1节研讨、专题讲座及社会实践课);大学体育课,根据学生兴趣实行选项教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根据学生选择或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水平测试后学生直接进入下一级水平的学习。逐步实现公共基础课每学期滚动开课。

4.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增加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门数要达到100门,每个学生须修满6个学分,每个系均应开设8-10门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

5.加强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关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把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作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从大学生科研、科技文化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资格、发明制作、出版发表、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要求达到6个学分。

6.教材建设。学校成立教材委员会,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结合工学结合特点,鼓励选用与编写适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优质教材,重点编写一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重点建设的6个学科专业群,在建设期限内,核心技术课程的教材,必须由校企合作开发。

五、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是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

1.加强新进教师应用能力的培养,2006年以来新进教师必须在近五年内完成2门实验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2.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加大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人要有不少于半年挂职锻炼经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3.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引进或聘用企业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能力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合作开展科技开发。学校重点建设10个“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

六、着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加大校内实习实训的硬件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学校重点建立6个既具有企业实景,又兼有专业实习、科技示范、创业指导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将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校内产学研基地,形成我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特别是扩大与知名企业联合办学规模,创造条件将企业生产线引入校园。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建设一批多功能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逐步发展成为集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师教学与科研、科技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

七、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1.开展“系”改“院”工作,进行“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改革,通过三级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学科整合、资源共享,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以适应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设立教学管理规范奖、教学管理创新奖,鼓励教学单位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

2.深化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从2010级开始实施学年学分制,并逐步过渡到完全学分制。创新学籍管理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学生用创新学分、考证学分冲抵专业任选课学分,逐步取消补考、建立学分重修制。

3.大力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在教学质量的组织保障、规范管理、监控运行、信息反馈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各系(院)要从本系(院)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开拓思路、创造性地贯彻本文件的精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分制改革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制订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