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隶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重点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资源开发等各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大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的城市建设、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教师在学校、学院的指导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等进行探讨,查找了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环节等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并根据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结合现状,初步规划了地质工程专业群的建设,制定了以地质工程专业发展为龙头,协同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群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地质工程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质工程专业在专业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上,不断增强与同类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保持了解学科专业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保持与地方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吸纳专业领域一线高级工程师为学院专业发展委员会成员,在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听取他们的经验;坚持毕业生回访工作常态化,保持与集中实习实训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密切联系,掌握毕业生在工作中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了“多方协同”的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
构建灵活多样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地质工程专业是以地质学理论教学为基础,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扎实的工程性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地质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学校工科类专业内涵建设,本着紧密契合学校发展及地方产业发展的原则,遵循应用型能力培养规律,严格按照地质学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以培养方案为基础,课内、课外多元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地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方案为主线,实施“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辅以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计划外的实践训练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切实落实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紧密将课程实践与授课过程相结合,协调处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验的关系,加强综合实习的实施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并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做好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工作。培养了在校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安徽省“挑战杯”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科技大赛”等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
产学研合作效果明显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为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解决行业存在技术问题。宿州学院协同皖北煤电集团联合申报了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待验收)、协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着力于矿井水害防治、矿山环境地质等相关的研究工作。此外,“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实验室于2018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这些平台为地质工程专业高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带头人桂和荣教授带领下,地质工程专业教师长期从事矿井水及水害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30余篇。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为地方煤炭产业、灵璧石资源及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
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职责。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紧跟地方经济发展,转化科技成果,服务社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配合安徽省测绘院完成了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已通过验收),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园内广布的新元古代臼齿构造吸引了国内外地质学者前来交流研讨。2017年地质工程专业组织了首届“地矿土建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来自皖北煤电集团、淮北矿业集团、中煤三建等近200名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参加培训,为区域地矿类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